田嘉航,男,预备党员,数字艺术设计系游戏艺术设计专业2302班班长。游戏艺术设计专业综合排名第一,荣获校级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辅导员:崔瑶、冯以淅。
学术与实践的双重深耕
作为游戏艺术设计专业2302班的班长,田嘉航始终保持着对专业的深度探索与实践热情。在学校的课堂上,他常随身携带一本厚重的笔记本,记录老师讲解的每一个步骤;课后则组织班级同学成立“互评小组”,通过回看录课、案例拆解、技法共享提升团队整体水平。这种将个人学习与集体成长结合的方式,使他的专业综合排名稳居第一,也带动班级在系部评优中收获优秀班级集体奖项。
他参与多项教育部公布的设计类竞赛,其中参与“中国好创意大赛——景德镇专项”获全国优秀奖、“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获优秀奖与入围奖两项、参与“时报金犊奖”获优秀奖两项,同时担任2024年优秀作品推荐官、参与“京津冀高校大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系列活动”获河北省一等奖并参与京津冀三地评选获该比赛一等奖,同时申获“外观专利”两项,其作品被国家疾控局采纳做成成品展示、参与第十四届“挑战杯”获河北省省级二等奖、参与“2024年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数码艺术项”获省级二等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获校级优秀奖、“冀团团”文化产品设计大赛获校级二等奖、“学创杯”获校级三等奖、第九届米兰设计周高校设计作品展获河北省一等奖、国赛二等奖、“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艺术作品征集获大学生组优秀奖等荣誉。
社会经验的积累
在田嘉航还没结束的大学三年里,他就已经开始着力扩展自己成长实践的版图。
“我不想在十几年后回忆大学生活是浑浑噩噩的”
借助学校的政策“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的机会,他怀揣着对真实社会工作和新媒体网络的热忱向往,渴望置身其中去真切体验,为了验证自己是否具备在社会岗位上施展拳脚的能力。不遗余力地把握每一次能够提升自我、磨砺技能的机会。
“人生在于不断的尝试与经历。”
从2023年冬开始的每个假期,田嘉航选择回到家乡,通过家乡宁晋县自媒体协会,参与了许多活动并且与从事自媒体行业的前辈们进行多次交流。
他说“我想用自己的笔触和镜头记录更多的感人故事、传递更多正能量的声音,为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耐力和勇气的考验
“我就是住在PS图层里的人”,是田嘉航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为逐梦披星戴月的真实写照。
部分作品展示
2024年国庆假期,当城市天际线被霓虹切割时,田嘉航的电脑屏幕正亮着比赛作品的PSD文件。128个图层堆叠成精密结构:从数据可视化动态折线图,到用钢笔工具勾出的立体图案,再到用蒙版融进背景的剪影。他的夜晚被RGB色值填满——#FF0000是警示,是热血,是无数个Ctrl+Z后重新校准的勇气。“大一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我是疯了还是怎么样,当时我就是有一股子冲劲,就是想要去历练自己。”凭着这份冲劲,他报名参加了所有能够接触的比赛,无论是赛事中的竞技角逐,还是对新技能的探索尝试,他几乎从未放弃过任何一个机会。
超级获奖率的秘密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疯狂的收割”田嘉航几乎是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蜕变。这离不开他对方法的总结,他将自己的作品比作一套精确的算法——选题的重要性占70%,技法的精确度占20%,剩下的交给运气。作为数字艺术设计系的学生,他在大二时总结出了非命题创作超高获奖率的内在规律,选题“黄金定律”:非遗传承×民俗文化×艺术疗愈+跨次元破壁;再加上版式“电梯法则”外在核心:极短时间+核心内容+有效传递;最后就等于爆款生成器。
这套公式使他从各级竞赛中脱颖而出,晋级入选,在创作模式上利用“AI+PS”构建出独特的获奖生态位。
越努力越幸运
“你未来什么样子,取决于你现在做什么的选择
-如果你现在就坐在这等,那么对不起
-你的未来一片空白
-但如果你现在不断的学习
-你的未来
-时刻因为你的努力,在发生变化”
撒贝宁的这句话,被他设置成电脑工作区悬浮标语。凌晨三点的光标在画布上游移,数位板压感笔划过时,屏幕泛起的蓝光像某种无声的潮汐。“尽管努力伴随着痛苦,夜晚充满了煎熬,但当你站在领奖台上时,所有的痛苦和煎熬都转变成前进的不竭动力。”
结语
作为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子,田嘉航真诚感谢母校搭建的广阔发展平台,以及数字艺术设计系系部对学生实施的全方位成长赋能体系。其特别感念教师团队的匠心育人精神:辅导员崔瑶以行业视野引导其开拓艺术视野,赋予其职业发展的初始信心;专业教师黄琪与白雪通过「手把手教学+严苛作品审核」的双轨培养模式,助其实现从技法生疏到专业扎实的跨越式成长;辅导员冯以淅则通过心理疏导与职业规划指导,为其持续注入突破瓶颈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