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润桃李 雅韵颂师恩 | 我校隆重举行第41个教师节庆祝活动暨征文、微视频征集作品展播(一)
发布时间:2025/09/10
撰稿:
编辑:
审核:
来源: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教师育人热情,营造尊师重教风尚,我校围绕第41个教师节主题“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组织开展了系列庆祝活动。本次活动秉承“隆重、热烈、俭朴、丰富”的原则,包括征文比赛、微视频征集和师德宣讲等,展现了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潜心育人的精神风貌。
  节日期间,学校还通过召开座谈会、新老教师“传帮带”等活动,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激励全体教师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信念,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致敬所有躬耕教坛的师者!祝全校教师节日快乐!

教师风采微视频


美术系


视觉传达设计系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优秀征文作品节选


艺术追求个性张扬,教育强调规范与引领,我曾感到撕裂。直到我带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在偏远山村,学生们用墙绘美化村居,教留守儿童画画。看到老乡们对着焕然一新的墙面笑逐颜开,看到孩子们举着画作时眼中的光,我忽然懂了:最美的艺术不是挂在画廊里,而是画在人民生活里;最好的教育不是单向灌输,而是生命影响生命。个人表达与集体责任、艺术自由与价值引领,完全可以和谐统一。

教育家精神的核心是“爱”与“创造”——爱学生、爱教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我尤其注重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正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路上,我愿继续做那个搭建“心桥”的人——一头连着艺术与美的世界,一头连着学生的成长需求;一头接着教育的传统精华,一头系着时代的创新脉搏。

——数字艺术设计系辅导员 杨嘉萌

  

  光阴流转,我目睹着美院的变化,美丽的操场、现代化教学设备、网络平台的应用、越来越雄厚的师资力量。这些变化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完善更是教育理念的创新以及教育质量的提升。我见证着学校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教育理念的融合,感受着每一种艺术形式让人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和思想的神奇,感受着越来越浓厚的“立德崇艺 唯美创新”的校园氛围。校园也见证着我逐渐褪去青涩的身影。

  百年前的教师承载着拯救国家、传承文明的重任;新时代的教师心怀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每一个时代都有一批批榜样,诠释着教育家精神,引领一路芳华。榜样,能够是伟大的,也能够是平凡的;能够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像前辈学习,像优秀的老师们学习,见贤思齐以修身,反思躬行以致远。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于追光之途上,纵使道阻且长,我亦有山可仰,有光可循。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教师 石天天


教育家精神的底色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对高职教师而言,这份 “信念” 就是坚守 “立德树人” 的根本任务,让课程思政成为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土壤。在课程实践中,我始终将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树立 “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 的理想。

作为一名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师,我深知: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在每一堂课、每一次实践中,用扎实学识搭建文化桥梁,用仁爱之心陪伴学生成长,用理想信念引领学生前行。未来,我将继续深耕课程思政,挖掘更多文化资源,让更多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触摸中华文化的温度,成为 “有技能、有文化、有担当” 的新时代人才。这,就是我作为高职教师,对新时代最美教师的理解与践行。

——时尚工艺系教师 范予宁


  作为一名新教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愿以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为指引,在实践中探索真知。我理解的教育家精神,是“爱满天下”的宽广胸怀,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更是以“做”为核心的躬耕态度。

  站在第41个教师节这个新的起点上,我对自己许下承诺:要做一名终身学习的学习者,做一名勇于创新的实践者,做一名有温度的教育者。切身进行教育实践,用文字夯实学生的成长之路,用文化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灯,这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理想,也是我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
——公共课教学部教师 李倩茹